2012年4月,济南市社保部门通过指纹采集、与公安部门数据库对比等方式,发现有51人冒领养老保险待遇,涉及金额38.18万元;
信阳男子服刑期间冒领三年养老金8.6万,于2016年4月走访中被发现;
2016年5月,吉水县核查出冒领行为17起,目前已追缴冒领金额14万元。
参保离退休人员死亡后,因家属延报、漏报、瞒报死亡时间,致使冒领养老金时有发生。过去,采用落后的签到认证方式,不但不能杜绝冒领、骗领行为,并且还大大增加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量,每年在社保局排长队签到认证的情景历历在目。
为堵住养老金冒领“黑洞”,杜绝恶意领取养老金现象,大同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从2015年3月起开始着手建立养老保险指静脉认证系统,通过定点和上门服务方式采集指静脉信息,给每一位参保离退休人员建立档案并以此认证其生存状态,堵住冒领“黑洞”。
2016年4月1日起,湛江市参保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只需凭本人身份证,通过“指静脉认证”方式便完成领取养老金资格验证。这标志着“上门看人、照片看人、电话听声”等原始的认证方式将成为历史。
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广,随着今后城乡居民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,指静脉认证技术也将应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。此外,通过指静脉认证,全面收集全市离退休人员的个人信息,将来还可以在医保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此技术,实行实名就医和实名看病,以后进行医疗保险个人信息认证方面将更为安全、方便、快捷。同时,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,节省劳动力,提高认证的准确率,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,更好地为群众服务。